当代性道德客观
当代性道德与婚姻的矛盾冲突:
所以,尽管它正面临着“婚前性行为”、“婚外恋”的越来越大的冲击,但理论界对其合理性却从未发生过怀疑。人们宁愿把现代婚姻所面临的危机归因于性道德的沦丧,却不愿意从性道德本身作出检讨。但现实却常给我们以这样的尴尬:一个人恰恰因为恪守性的道德而将婚姻导向了危机。这种说法可能会令许多的道德家感到愕然,但是,如果笔者把当代的性道德所包含的对现有婚姻的否定客观地展现在大家面前,许多人就不会感到奇怪了。
下面从两个方面来展示当代性道德与婚姻的冲突。
1、当代性道德客观上降低了婚姻本身的价值蕴涵,弱化了夫妻双方的社会责任。
性道德把性行为立足在婚姻的基础上,具有两个直接的目的:一是授予夫妻双方性行为的权利,让夫妻享受性爱的乐趣并由此实现爱情的进一步升华;二是明确夫妻双方在性行为中的生育义务,以促成人类自身的繁衍。应该说,性道德所追求的目的是美好的,可惜它同时又为这一目的实现设置了障碍。由于性道德剥夺了未婚男女性交往的权利,这样,青年在从性成熟到结婚这十多年的时间里,其性的需要也遭到了事实上的否定。我们的道德往往叫青年人转移注意力,用心于工作和学习,这愿望虽好,却难于走向现实。弗罗依德已经坦言:“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能够经由升华作用,使自己的性力离开性对象,转而投入更高级的文化活动。”现在社会又时兴借医生之口肯定和倡导“适度自慰”,它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青年人的性紧张,却没有从根本上消除青年的性压抑,而且还可能给青年造成生理与心理的伤害。
毕竟,只有异性之间的性行为才是合乎人类自然本性的行为。正是由于青年人正常的性需求在婚前被极大压抑,因此在结婚的时候就会出现超值反弹,许多青年男女仅仅把婚姻看成是实现自己性幻想的桥梁,夫妻的性享受被夸大为婚姻的全部和极终目标,这样,神圣的婚姻就被贬值为一对欲火焚身的青年男女的动物式交配。由于夫妻双方仅仅把对方视作性的伴侣,而不是作为生活伴侣?#123;入自己的生活,这样,悲剧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当他们稀里胡涂地结了婚,生了崽的时候,忽然发现婚姻生活并不像想象的那样浪漫,家庭生活的每一方面都需要他们承担责任,而他们也许既没有物质的基础,更没有心理的准备,他们在婚姻的围城里已是身不由己,想挣脱,但大多数人通常是挣不脱了,因为婚姻的严肃性要求他们必须尽可能把夫妻关系持续到永恒。即此,我们可以看到:性道德通过压抑婚前性需求而使婚姻中的性欲望变得狂热,从而弱化了婚姻双方的社会责胃校瑏K最终导致了婚姻的不幸。
2、当代性道德不自觉地认同了传统的贞洁观,制造了事实上的男女不平等。
传统贞洁观一直为当代性道德所反对,但这种反对却不幸流于了形式。在本质上,当代性道德并没有给传统贞洁观造成现实冲击,相反,它还不自觉地为传统贞洁观提供了辩词。根据当代性道德的要求,性行为只有在男女之间以夫妻身份发生才为合理,一切婚前的性行为都是不道德。由此而得的逻辑结论必然是,只有童男和处女的婚姻才合乎道德,换句话说,只有“贞节”的婚姻才是道德的婚姻。或许有人以为是笔者曲解了现代性道德,但遗憾的是,整个社会都像我一样曲解了它。如果一位新娘在新婚之夜被她的新郎发现不是处女,新娘将会有怎样的命运呢?
我们的社会只承认一个解决的办证——证明这位新娘的“清白”。其中最理想的途径是去找一位权威的医生,出具一张“剧烈运动导致处女膜破裂”的证明,这样,社会将会为这位新娘感到庆幸,新郎也算能够容忍。若这新娘承认是曾经受了“强暴”,则社会尚能表示同情,但新郎则不会再有宽容了;假使这新娘被确证是自愿与别人有了奸情,则必招致一顿痛打,社会也会众口一词地斥之为活该,剩下的,这新娘大概便只有了作妓女的资格。这就是我们的性道德所造就的现代人的贞洁观,其中的不人道总让人想起残酷的封建礼教。为了避免贞节问题影响自己的婚姻,用“人造处女膜”来伪装贞节就成为许多失身少女万不得已的选择,性的道德反过来制造了人的虚伪。
本来,婚姻只要是基于爱情即为合理,至于夫妻双方是童男还是处女,完全与婚姻的本质无关,所以,任何丈夫都无权过问他的妻子是不是处女,社会更不应该赋予作丈夫的这份权利。如果一个男人仅仅由于他的妻子不是处女就与她离婚,说明他根本就不配这个女人,因为他把一个女人的皮肉损伤看得比整个爱情还要重要。由于“贞节”从来只对女人才有意义,对男人没有任何约束,在客观上必然造成对妇女的不公正。当代性道德派生出来的贞节观,已经造成,而且还将继续造成众多美好婚姻的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