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出现10大信号当心短命
对光线、噪音变得敏感。 英国应对压力专家夏洛特·瓦茨指出,人体长期处于压力中,神经高度紧张,大脑长期处于警戒状态,对周围事物就会变得很敏感,一旦出现光线、声音变化,大脑的“警报”就会被拉响。建议每天抽出半小时彻底放空自己,进行冥想,周末可以约朋友去郊外走走,远离噪音,让压力得以释放。
呼吸急促,全身酸痛。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组织与员工促进中心研发部主任肖震宇说,长期高负荷的工作会大量消耗身体能量,导致肌肉、颈椎等部位出现酸痛症状,同时身体对氧气的需求量增加,导致呼吸急促。建议每天进行深呼吸练习,能缓解压力,提高身体的氧含量。最科学的呼吸方法是“吸———停(屏气10~20秒)———呼”的形式,尽量深吸,然后用力吐出。每天早中晚三次,每次10分钟就有效果。
喜欢自言自语。 肖震宇说,长期高负荷运转,会让人笼罩在焦虑、无助和害怕中,从而导致人们特别在意他人的想法和意见,深怕自己的一言一行不当引发不必要的麻烦。此时,每个人都会在潜意识中追求安全性,男女的表现也有所不同,男性倾向于独处,自己消化压力,女性则更希望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变得唠叨或絮叨,甚至出现常常自言自语的情况。关掉手机和电脑,偶尔远离外界事物的打扰,适当调整对自己的要求,是平和心态、缓解压力的有效方法。
爱吃甜食。 压力大,身体消耗的能量多,对能量的渴求也会变多,所以会变得爱吃糖果、蛋糕等甜食,而且吃甜食所带来的欣快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焦虑感。很多人还会变得暴饮暴食,进而刺激消化系统,导致便秘、腹泻等问题。想吃甜食时,不妨先想方设法分散一下注意力,或吃点水果、坚果等健康零食,满足口腹之欲。
普通工作看起来很难。 压力状况下,人对信息的把控及分析能力都会受到影响。此时,平时看起来很普通的工作都会让人觉得力不从心。肖震宇说,压力的确会让人的注意力、反应速度下降,从而影响工作效率。面对“困难”的工作,可以分步来做,适当降低要求。如果出现工作效率低、易犯小错误的状况,可以调整工作顺序,先处理日常事务性工作,如果长期如此,最好考虑休假及时进行调整。
睡眠变少,白天易犯困。 压力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导致失眠或睡眠过浅,白天则浑浑噩噩容易犯困。同时,进入60岁后,人的睡眠时间也会减少,睡眠质量也会逐渐下降。美国斯坦福大学佛里德曼教授指出,进入老年后,人体各个功能进入衰退期,机能的减弱也让人对睡眠环境的要求更高,这样睡眠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进而减弱。建议不同人群在面对睡眠问题时应有所不同:年轻人因压力导致的睡眠问题,可首先进行自我的调节,如睡前深呼吸、冥想、关掉手机和电脑等电子设备,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氛围,同时还可增大运动量,注意饮食,睡前少吃或不吃;老年人则要科学看待失眠,不要因为睡不着而发愁,晚上如果睡不好可以在中午适度补充睡眠。每天适度运动也有助提高睡眠质量。
总想上厕所。 人在紧张时总想上厕所是正常反应。但也有一种状况需要引起注意:经常起夜、憋不住尿可能不仅仅是压力导致的,也可能是身体走向衰老时发出的求救信号。英国皇家萨里郡医院泌尿科专家克里斯托弗·伊登表示,从50岁左右开始,人们起夜的次数明显增加。这是因为膀胱老化从40岁开始加速,一些人在65岁时就很难“控制”膀胱了。女性步入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尿道组织变得更薄、无力,膀胱的支撑功能下降,也可能导致憋不住尿。预防膀胱老化要养成不憋尿的习惯,尤其教师、司机等职业人群要格外注意。睡前2小时不要喝水,睡前4小时不要喝太多咖啡、茶等饮料。
手抖。 经常双手颤抖在医学上被称为“特发性震颤”,两成65岁以上老人会出现这种问题。中国老年学学会科学养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朱高山表示,大多数人手抖症状都比较轻微,无需太过在意,但如果因此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可进行对症治疗。双手颤抖有时也可能是帕金森综合征、甲亢、脑卒中等疾病的信号,因此最好及时就诊确定原因。
牙齿变长。 英国中兰卡郡大学牙医学院院长约翰·科林恩博士表示,一些人在40岁后,牙齿会“变长”,这其实是牙齿给人们发出的警报。一般来说,人的牙齿在30岁左右开始变色,牙釉质变薄;40岁牙床开始萎缩,牙根逐渐暴露,牙齿长度有时会比年轻时增加约6毫米。此外,吃刺激性食物时牙齿疼痛,牙齿变脆、出现裂痕,牙龈红肿、伴随出血,牙齿松动等都是衰老表现。伦敦牙科美容中心专家莫维恩·德鲁安博士建议,彻底刷牙和用牙线清洁牙齿有助防止牙龈萎缩,维护牙齿健康。此外要认真清洁口腔卫生,刷牙不能草草了事,口腔健康不仅关系到整个消化系统,如果口腔状况差,诱发心脏病、高血压的概率也会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