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政府负债超5万亿 面临严重债务危机
中国地方政府负债超5万亿 面临严重债务危机
核心提示:发改委表示全国地方政府的负债超过5万亿元,专家称相当于地方财政收入的174.6%。地方融资平台80%负债来自银行,在国务院信贷收紧后,地方融资被指导致银行风险集聚。
中国经济周刊3月2日报道 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不确定,而最大的风险也是不确定。
这句听起来有些绕口的话,用来形容目前地方政府所面临的债务危机 似乎颇为合适。
2010年1月19日,在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把尽快制定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措施,防范潜在财政风险列入今年宏观政策方面重点抓好的工作之一。
这引发了各界对于我国地方债务情况的关注。过去半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财政部、审计署等纷纷对各地方政府负债问题发出过警告。决策层开始担心,地方债务问题可能会成为4万亿元投资和9.6万亿元银行天量信贷的后遗症,并危及中国经济 的安全。
遗憾的是,直到目前,尚没有任何一项权威的统计对地方政府的负债数字进行发布。
本刊记者目前获得的统计数据包括:央行的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5月末,全国地方政府的负债超过5万亿元;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 的估算是,目前我国地方投融资平台负债超过6万亿元,其中地方债务总余额在4万亿元以上,约相当于GDP的16.5%,财政收入的80.2%,地方财政收入的174.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亦认为,2009年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的负债总规模已经超过了地方政府全年的总财政收入。
更现实的情况是,在国务院有关部门发出警示和市场投资主体做出谨慎判断的双重背景下,本已经负重前行的地方投融资体系正遭遇更大困境。
如此巨额的地方债务将如何通过技术化的政策手段进行化解?对于被很多地方政府奉为圭臬的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功过和成败又将如何评价?
这些讨论,直接关乎新一轮的国家财税体制改革。在分税制推行了16年以后,新一轮围绕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争论或将在地方财政遭遇严重危机的背景下激烈展开,围绕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中央与地方博弈也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