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生娃不结婚的男女关系你接受吗?(1) – 女娲之汉

只生娃不结婚的男女关系你接受吗?(1)

  只生娃不结婚的男女关系你接受吗?

  朋友的女儿从加拿大回家休假,鉴于当前国内“剩女现象”,婚嫁之事自然成为我们的话题。朋友说他女儿对此并不着急,但有个想法:“可以要个孩子,却不一定结婚。”我心里一惊。问他怎样回应这事,他对女儿说:“只要你觉得幸福快乐,你的选择我都尊重。”我问孩子妈是什么态度,朋友告诉我,她妈也同意。这让我很意外,不是女孩的选择,而是父母的态度。另外一个朋友的女儿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毕业后,找到了50万年薪的工作,全家人都指望一个女孩该要考虑婚嫁了,而这个女孩却于父母期待于不顾,再次选择了到英国读研,找男友,莫慌。这让整个家族为她操心不已。

  有一位高中生的父母都是极普通的劳动者,每月收入不过3000多元,却供一个儿子从初中到高中都在重点学校接受教育。天资和成绩都不错的儿子却不怎么知道理会父母的苦心,经常因为贪玩和个性倔强闹别扭,总在关键时间惹得父母生气。父母与孩子说什么,孩子总是说:“你们不懂”,或“你们也管不了我”。其父母每每说起孩子总是有吐不完的苦水,想管管不住,欲罢却不能。父母觉得自己为了孩子操碎了心,到头来落得个里外不是人,沮丧、失望情绪常绕心中。对此,边上人也没有办法帮上忙。只是说:“你们在孩子成人之前尽自己的责任,还是好好安排自己的工作和未来的生活,别指望儿子今后有多孝敬,上了年纪,就自己照顾自己吧。”

  现在回想起来,这种认识都不到位。父母替孩子所做的事虽然心甘情愿地当作义务,但在似乎没有回报指望之后,就把这当作父母一种单方面的付出,一场没有意义的“殉难”。也有新闻报导和文学作品把父母养育子女当作春蚕到死一样悲切。其实,这种想法会把父母引入误区,也会给孩子带来新的伤害与压力。所幸,这位母亲最近告诉我,在对待父母的态度上,儿子比往年有进步了。

  如今,家长教育子女已经不是“单行道”,而是一个“内循环”。要让子女顺利成人,一般的家长如果跟不上时代发展,已不能胜任这一职责。“大河”与“小溪”的关系已经不能完全诠释两代人的文化传承了。父母为了适应子女的成长恰如其分地做出改变,使人格和心灵不断完善,才能担负起做父母的角色。家长在对子女教育和自我完善过程中,也会跟着一起走向成熟。不少父母在子女处于青春期以前,尚算得上尽心尽责,渐渐地,从思维和知识上地却变得落后和迟钝起来,无法适应子女的成长与改变。实际上,一个成功的子女教育客观上有助于家长实现自身完善,父母的收获可能远远大于子女。父母进行自我调整,适应子女的变化,就不会与时代脱节,即使孩子没能达到父母的预期,也不会有巨大的挫败感,父母把自己摆在成长过程中,对其晚年人生也大有益处。

  “帮助他人心灵的成长,也可以滋养我们的心灵。爱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于爱者与被爱者都不是对方的附属品。付出真爱的人,应该永远把爱的对象视为独立的个体,永远尊重对方的独立与成长。很多人无法做到这一点,由此导致身心的痛苦乃至严重的疾病。”美国现代心理学者派克的这段话,主要针对的是男女之爱,但把它拿来观照父母对子女的爱也是十分贴切的。因为,父母对于成长中或者未成年子女,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很难做到尊重其独立性,这种情形就是父母的一种“自恋”,不能接受子女的想法与情感,无视别人的存在,没有感同身受的能力,也不具备替别人着想的能力。

  分享幸福和分担痛苦是一般父母的选择,但不能变为代替,尤其是父母要把子女当作独立的个体,有些事你只能忍心让孩子独自去面对和接受,比如他或她的失恋。作为运动员的父亲,逼着喜欢读书的儿子走向足球场,作为学者的父亲迫使喜欢运动的儿子苦读书本,没有文化的父母一心希望孩子靠读书来改变家庭的命运,看到别人家的状元就希望自己的孩子复制,这只能对孩子的成长造成额外的压力。有的父母严格教育与要求子女,让子女感觉到的不是真心的爱,而是担心个人的名誉受到影响,担心自己的投入得不到回报。父母并非自觉的种种“自恋”或“自私”,会对子女成长产生惊人的破坏力。

  当然,我也不赞成父母一味地依顺子女。曾与孙云晓讨论过“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这个话题,我的观点就是现在的父母要敢于对孩子说“不”,几年后,孙云晓自己也论证了这个观点。这个观点也适应于父母与子女。还是引用派克的话,父母对子女,“适当地提出建议,恰当地运用赏罚,适时地提出质疑,果断地予以拒绝”,这些都必不可少。想让孩子听你的话,就要采取孩子能够听懂和接受的语言方式,想让别人满足你的要求,你的要求就不要超出对方能够承受的限度,想让对方有所进步,你首先要进行自我完善。

  昨天,与一个退休几年的z女士聊天,我们谈及她的一双才貌双全的女儿(双胞胎)。我问那个在美国读研的女儿是否成家,她说:“还没呢,又跑到英国爱丁堡大学读博去了。”两年前,我就听她说过为这个孩子的婚事操心,这次,她并没有因此表现出焦虑与埋怨,反而说得非常轻松。我又问另一个女儿怎样,她说从法国回来后,一直在北京工作,虽然结婚了,但没有小孩,说是准备“丁克”。她说:“也劝过了,但我不能代替他们生活。她们自己的事自己选择,也由自己负责,我们两老都能接受,不会强迫她们。”看得出,Z女士并没有为女儿的婚事家事像许多父母那样纠结和犯愁,她与也已退休的先生每年安排外出旅游、摄影采风,其乐融融,丝毫没有“分担痛苦”的心态。这不,她刚从海南回来。我说:“你的两个女儿能够作出这样的生活选择,恐怕与你们这样开明的父母有关。”Z女士表示同意,因为他们夫妇都是文化人。

  回过头来看看那位留学加拿大的女孩,她可能“只生不婚”,其实比起“独身”或者“丁克”或者没有质量的婚姻,着实是一个有智慧的理性选择。只是在中国当前语境下,还需要比“丁克”和“独身”更大的勇气。

文章来源:热恋季节     men.ngnvip.com/category/relian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