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黑死病解放欧洲女性身体曲线(图)(1) – 女娲之汉

恐怖黑死病解放欧洲女性身体曲线(图)(1)

  

  如果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电影作品《泰坦尼克号》讲述的全部都是真实历史,那么女主角露丝不但遭遇了人类历史上最惨痛的一次海难,还在有生之年目睹一种同样拥有旗舰般地位的服饰,从全盛走向衰落。比起来前两项经历,想必她更乐意见证后者,因为正是它,让她在泰坦尼克号上吃尽了苦头。

  在前基督教时期,女体崇拜的习俗遍布古文明各个时期。但在中世纪居统治地位的基督教文化中,从未将展示女性身体当作美,淫欲是魔鬼的诱惑,而女性曲线更被视为大敌,所以中世纪的女装,几乎无一例外采用了遮掩的态度。

  可是谁能想到,魔鬼居然随着一群老鼠翩然而至。在14世纪中叶黑死病(鼠疫)大流行以后,很多人开始怀疑上帝,离弃信仰,沉湎于无休止的放纵生活。他们暴饮暴食,终日寻欢作乐,用感官刺激麻痹自己。同时14世纪后半期,由于人口的急剧下降,反复爆发的瘟疫,使得无论是单个家庭,还是国家城市都必须采取紧急措施来促使人口的增长。这就让公共场合的性吸引有了口实。历史学这样描述黑死病洗劫过的欧洲:当一些妇女在公开场合戴上假发,穿上低胸衬衣,任其乳房束得如此之高,竟至可以将一柄蜡烛径直搁在酥胸之上时,谁会怀疑人性已经泯灭到了地狱的边缘?

  黑死病带来的恐惧,让人们向往着肉体的欢愉,而文艺复兴的光辉,则让女性意识开始复苏。城市里的新兴阶层,厌恶严苛的禁欲主义宗教传统,希望归返古希腊、古罗马那自然惬意的精神家园。这一观点在女性着装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层层包裹的身体终于可以袒露在阳光下,以往被刻意忽视的第二性征,也能够大胆展示。15 世纪宗教改革家杨?胡斯写到:由于女人穿着脖颈大开特开的服装,所以任何一个人都能直接看到她们闪烁光辉的肌肤,直至裸露的半个乳房。

  正是在这股潮流中,让女性又爱又恨的紧身胸衣登上了历史舞台。

  紧身胸衣的风潮起自西班牙,最开始它全是由布缝制而成,靠收紧带子来勒细腰肢。后来,为了强调收腰和保持整体形状,在其中嵌入了鲸须。这种紧身胸衣的造价不菲,是贵族身份的象征。有一个传说,讲的是其时西班牙正处于外国的统治之下,西班牙女王向她的臣民保证:祖国一日不自由,我一天不解胸衣!这个传说现在看来有点可笑,真伪也有待商榷,但是却能反映出紧身胸衣在上流社中的风行。

  热爱紧身胸衣的不仅仅只有西班牙贵族。法国国王亨利二世的王妃卡特琳娜?德?梅迪契,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紧身胸衣发烧友。在她的嫁妆中就有紧身胸衣,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件紧身胸衣居然是铁制的,分为前后两片,一侧装合叶,一侧用挂钩固定。

  正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欧洲王室对紧身胸衣的热衷,将这种审美品位深埋进了贵妇的心坎,并代代继承。当然下层妇女对紧身胸衣也不无艳羡,但她们一则难以负担高昂的价钱,二来苦于必须整日劳作,实在连穿上一试的机会也没有。紧身胸衣,居然误打误撞地成为阶层划分的物件。

  S型曲线,从辉煌到寥落

  在王室的推动下,紧身胸衣在欧洲上流社会迅速风靡开来,它的制作工艺也得到改善。新型紧身胸衣的缝线,从腰际向胸部呈扇形展开,不但具有装饰美感,即使大幅度的动作,也不会让衣服走形。除了前部要插入带状鲸骨或木片、金属片定型来保证腹部平坦以外,还要把鲸须按体形曲线弯好后嵌入衣身。在胸衣上沿,也要横着嵌入一条定型过的鲸须,背后的鲸须则必须挺直,从而压迫肩胛骨,使背部平坦,让胸部能更为突出。胸衣开口开始统一放到后部,腰围越来越小,可堪盈握从修辞变成现实。胸衣前部下端呈尖角状,这样做不仅在视觉上使腰看上去更苗条,还把视线下引,极具挑逗力。

  不断改良的紧身胸衣在维多利亚时代达到了辉煌。以至于我们今天提到它,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个英国的全盛时期。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经典形象是:上着紧身胸衣,下着加裙撑和臀垫的长裙,通身装饰着蕾丝花边。如果说紧身胸衣在发明之初还带有一点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味道,到这个时候,已经完全沦为畸形的审美玩具。它将女性身体雕塑成沙漏形状,所要付出的代价是健康,甚至生命。因为束缚,女性的肺部机能被严重削弱,胃、肾、肠等器官都被迫下移,下半身血管受到强烈压迫,人体的三大机能呼吸、消化和血液循环同时受阻,严重时会直接引发猝死。穿着紧身胸衣的痛苦从《泰坦尼克号》、《加勒比海盗》、《乱世佳人》等影视作品的情节中,多少可以一窥端倪。

  问题也随之而来,既然穿紧身胸衣如此难受,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对它趋之若鹜?

  恐怕解释这个问题,还要从两性关系入手。自文艺复兴以降,禁欲主义的藩篱被突破,人们终于开始正视男女两性的差别。如何在这新的前提下构筑两性关系,又成了一个棘手的难题。在西方文明史上,以生理上的性来截然划分男、女两性,并以此为基础谈论男、女特质与男、女在社会分工上的位置,不过是最近几百年的事。尤其是到19世纪时,女人的身体成为重新定义男、女关系的战场。然而令人悲伤的是,在这战场上进行的交锋,输家永远是女性。以女性的第二性征来吸引男性,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事情,然而在男权的语境下,这种吸引变成了献媚,本身平等的展示与观察,变成了一边倒的受与施。

  紧身胸衣的流行正演绎着这种逻辑怪圈:男性将自己的审美眼光强加于女性,而女性为了博得认同,不得不放大其中某种期待,男性觉察到自己被满足后,回馈的是更多要求。几轮过去,不论男性和女性,大家都陷入这种愈演愈烈的误解中无法自拔。最后的结果就是,紧身胸衣的系带越来越紧,紧到勒得肋骨都折向后方。

  法国启蒙思想家让-雅克-卢梭说:看见女人象黄蜂一样被束成两半,那可不是什么赏心悦目之事。但真要让女人脱下紧身胸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16世纪中叶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紧身胸衣一直是盘旋在欧洲女性头上的幽灵,一直挥之不去。二战虽然让全人类蒙难,但给女性带来很多工作机会。为了方便活动,累赘的紧身胸衣必须解除掉。再加上本世纪前期几位天才设计师创造的全新时尚风潮(如波烈倡导的新型女士内衣和宽松的长袍款式,夏奈尔设计的直身小黑裙等),以及战后女权运动的燎原之势,束缚女性身体,影响女性健康四百年的紧身胸衣终于被扔进了储藏室。

  纵观紧身胸衣四百年的发展,用女性曲线雕塑史来概括毫不过分。从中世纪的完全遮挡,到文艺复兴前期的贴合身体,从适度的S形到极端的X形,展现的是女性探寻体态美的艰辛过程。

  人们经常形容女性玲珑浮凸的身材是魔鬼曲线,它既给予足够的诱惑,又不知不觉取走最宝贵的东西作为交换。这四个世纪里,魔鬼正是居住在男性的欲望与女性对美的误解中,奋力雕刻着那道让世人迷醉的曲线。如今,紧身胸衣的时代已经过去,但女人们与魔鬼曲线抗争的历史远未结束,至于其中的成败得失,只能留待后人评说了。

●明朝宫廷跋扈女官检验处女及裸体的门神

文章来源:两性文化     men.ngnvip.com/category/liangxingwenhua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